(资料图片)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27日介绍,今年3月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黄河干流山西陕西段、渭河流域及石川河的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本次排查共发现入河排污口8500余个,其中黄河干流5200余个。
刘友宾是在生态环境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这一情况的。
刘友宾说,此前生态环境部组织完成了黄河中上游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5省(区)1.2万余公里岸线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发现入河排污口1.7万余个。今年3月,又组织开展了黄河干流山西陕西段、渭河流域及石川河的排查工作,涉及山西、陕西、甘肃等3省14地市,8天时间完成4500余公里岸线、6100平方公里区域的排查。本次排查共发现入河排污口8500余个,其中黄河干流5200余个。雨洪排口、农业农村排口数量最多,分别约占45%和26%。
他表示,在排查中,生态环境部及时向地方政府反馈发现的问题以推动整改,一大批河道垃圾堆积、污水溢流直排等问题得到解决。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督促自行开展排查的地方尽快完成现场排查,建立黄河全流域入河排污口“一张图”“一本账”。同时,及时向相关地方交办入河排污口清单和环境问题清单,推进后续入河排污口监测、溯源、整治和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督促各地年底前完成80%溯源和30%的整治任务。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展演活动在凤翔学校顺利开展
信阳市市文广旅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放权赋能培训会召开
淮南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在榆林成立
定了!在郑州举办的2022中国非遗年会延期举办
喜讯!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修复技艺”被列为省级非遗
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广东发布20个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