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关注需求恢复情况 沪铜窄幅震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观点梳理:今日沪铜主力合约小幅走低,收于68740元/吨,收跌0.43%。南美洲和亚洲结束了短暂的铜矿干扰事故之后,铜精矿现货加工费正在上行,上周五铜精矿TC为82.5美元/吨,较上周增加1.9美元/吨。国内主要精铜杆企业周度开工率录得68.85%,连续三周下降。下游漆包线用杆降幅较为明显,周内多个漆包线厂家反馈订单大幅降温。而下游线缆企业前期在手订单也基本消耗完毕,行业新增订单略显不足。下游线缆及漆包线行业均表现不佳,对于精铜杆的需求环比下滑,精铜杆开工率同步回落。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本周精废铜杆价差仍处于高位,但再生铜杆行业开工率亦出现大幅下滑,可见终端消费之孱弱,国内铜杆企业开工率连续三周走低,旺季需求能否延续目前需持续观察。截至4月7日周五,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周一减少0.39万吨至20.23万吨,较上周五微增0.04万吨,较节前增加0.57万吨。上周伦铜库存先低后高,最新库存为6.54万吨;上期所库存小幅回落,目前已连降6周,周度减少0.52%至15.58万吨,刷新两个月新低;COMEX铜库存继续回升,最新是1.87万短吨,增至逾一个月新高,为2014年3月以来相对低位。全球总库存44.22万吨,较上周增加1.21万吨。铜价短期处于高位整理,等待进一步明朗。
铝:供需矛盾不突出 铝价震荡整理
观点梳理:今日沪铝主力合约冲高回落,收于18615元/吨,收跌0.4%。供应端3月国内电解铝产量341.2万吨,同比增长2.9%,云南维持前期减产运行状态,贵州及四川等地复产产量贡献极小,3月电解铝日均产量环比下降349吨至11万吨左右,近期四川、广西地区继续复产前期减产产能,运行产能小幅上修。成本方面,氧化铝市场供应充裕,价格震荡偏弱,4月预焙阳极价格如期下跌,成本端支撑减弱。消费端,本周国内铝下游加工龙头企业开工率环比上周继续上涨0.5%至65.2%,国内消费表现出韧性,周内铝加工企业开工率延续涨势,短期仍有回升空间。上周沪铝继续回落,周度减少2.22%至27.96万吨,降至近两个月新低。LME伦铝库存继续回落,最新为51.68万吨,刷新近两个月新低。SMM统计显示,4月10日,国内电解铝锭社会库存100.6万吨,较上周四库存下降3.2万吨,较上周一库存量下降6万吨。供应端投复产依旧缓慢进行,消费继续缓慢上行,成本支撑有所减弱,铝锭延续去库,宏观影响消退,铝价下方空间有限。
铅:消费淡季压力下 铅价小幅震荡
观点梳理:今日沪铅主力合约小幅震荡,收于15320元/吨,收涨0%。再生铅四省周度开工率为44.53%,较上周下降1.31%。五省铅蓄电池企业周度综合开工率为64.56%,较上周下滑7.86%。据调研,进入4月,电动自行车及汽车蓄电池市场淡季影响加剧,经销商采购积极性下滑,多数企业成品库存有不同程度的的增加,并于4月进一步下调生产计划。尤其是少数大型企业前期因季度财报因素生产并未马上调整,现一季度结束,考虑到库存压力,该类企业顺势减产。而上周铅蓄电池企业周度开工降幅较大的主要因素为清明假期,4月5日为中国清明节,部分企业因订单欠佳,顺势于清明期间放假1-3天,故周度开工率大幅下降。本周,部分企业或因清明假期因素解除,工厂恢复正常工作时间,周度开工率或有恢复。截止4月7日,SMM铅锭五地社会库存总量至3.36万吨,较3月31日减少0.61万吨;较4月3日减少0.48万吨。LME铅库存保持平稳,和上周保持不变,目前到2.64万吨,上期所库存减少13.22%,至3.09万吨,延续去库模式,降幅较上周扩大。4月原生铅和再生铅冶炼企业检修增多,而铅蓄电池市场传统淡季态势加剧,铅锭供需双降,消费淡季压力下,铅价上方空间有限,关注前高15450压力。
螺纹:螺纹价格继续回调,观察需求变化
观点梳理:4月10日,螺纹价格继续下跌,主力合约收于3907元/吨,收跌2.06%,持仓增加14.88万手。现货方面,唐山方坯价格持平于3800元/吨,上海地区螺纹钢现货价格上涨40元至4130元/吨,建材成交量19.52万吨,环比上升39.5%。近期海内外因素继续影响黑色市场,OPEC+突发减产,美国一系列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美国非农韧性仍存,海外宏观风险再次扰动市场。钢材基本面也呈现走弱迹象,钢联数据显示,上周螺纹产量减少0.96万吨至301.23万吨;社库减少3.38万吨至813.81万吨,厂库减少6.29万吨至262.77万吨;上周螺纹表需下降22.31万吨至310.9万吨。螺纹产量小幅减少,库存降幅明显收窄,表需出现明显回落,数据表现较差。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2023年3月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销售各类挖掘机25578台,同比下降31%;1-3月,共销售挖掘机57471台,同比下降25.5%。当前市场核心仍在需求端,继续观察未来2周需求变化情况。
铁矿:钢材需求环比走弱与限产担忧下,铁矿震荡走弱
观点梳理:4月10日,铁矿价格继续下跌,主力合约收于777元/吨,收跌2.33%。现货方面,青岛港(601298)PB粉价格上涨8元至898元/湿吨,超特粉价格持平于760元/湿吨。近期海内外因素继续影响黑色市场,OPEC+突发减产,美国一系列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美国非农韧性仍存,海外宏观风险再次扰动市场,而且铁矿再度面临政策风险。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财金司、证监会期货部组织部分期货公司召开会议,分析研判铁矿石市场和价格形势,了解铁矿石期货交易情况,提醒企业全面客观看待市场形势。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紧盯铁矿石市场动态,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坚决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基本面上,据钢联数据,3月27日-4月2日,澳洲巴西19港铁矿发运总量2661.8万吨,环比增加259.4万吨。中国45港铁矿石到港总量2256.7万吨,环比增加133.0万吨。铁矿发运和到港均有所增加。45港日均铁水产量环比继续增加1.72万吨至245.07万吨,同比增加15.76万吨。铁水产量升至25个月高位,增量空间有限。铁矿在钢材需求环比走弱和限产担忧下继续走弱,继续观察需求变化情况。
观点梳理:4月10日橡胶主力合约暂时止跌,期价收于11680元/吨,上涨0.52%。供应端,开割预期不变。云南部分区域试割,大面积开割预计最早4月下旬;海南全岛收胶量较低,预计4月中旬开始上量。3月重卡销量9.7万辆,同环比继续走强;下游轮胎厂开工率处于相对高位,短期高开工有望延续,但新订单跟进缓慢,整体开工提升空间有限。成品轮胎库存去化仍显乏力。库存方面,橡胶库存仍在不断累库,短期内无大幅去库预期。整体来看,市场利好利空因素交织,盘面偏空态势明显,胶价预计维持偏弱走势。
观点梳理:4月10日纸浆主力合约继续震荡下跌,盘中再创新低5510,收盘收于5,574元/吨,下跌1.35%。供应端,海外新增阔叶浆产能释放速度加快,欧洲港口库存加速累库,且最新外盘报价大幅下调,利空浆价;国内进口木浆现货价格持续下跌,成品纸需求未有明显改善。盘面来看,5500附近支撑可能有效,但反弹依然是缺乏较强的驱动,短期期价可能继续维持弱势震荡走势。
原油:宏观经济压力仍存
观点梳理:上周五外盘休市,国际油价此前连续三日窄幅震荡,仍处于一季度区间上沿阻力之下,周一SC原油主力合约续涨动力不足,高位小幅整理,收涨0.29%,报收587.9元。宏观方面,欧美制造业PMI等数据依然弱于预期,显示欧美工业活动的景气度下降,非农数据喜忧参半,美国劳工部发布非农就业数据,新增非农23.6万人,就业市场虽仍然强劲,但对比已进入降温通道;此外工资增长水平较预期稍弱,这反映后续通胀水平或得到有效抑制,若保持目前水平后续美联储应不再积极加息,利于需求释放。目前美联储5月再加息概率近三分之二,欧美经济整体仍显疲软。以沙特、俄罗斯为首产油国减产挺价决心较强,加上之前减产规模,累计达360万桶/天,并会延续到2023年底。对于此次减产,美国方面没有实质的反制手段。美国的战略性原油储备已经降至40年来的最低水平,同时美国原油产量的恢复速度也相对缓慢。由于油价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美国和欧盟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表达了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稳定的决心。然而这份声明缺乏实质性的影响力,难以让市场满意,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供应紧张的担忧情绪。需求端,美国炼厂需求有所改善,EIA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下降幅度大于预期,且连续第二周下降,汽油和馏分油库存也有所下降,暗示需求或有上升。与此同时,二季度中国石油需求被寄予厚望。4月第一周中国原油加工量再次刷新2年来新高,沙特连续三个月上调面向亚洲地区原油官价,强势看好亚洲石油二季度消费。对于后市,减产使得市场对未来原油供需重新进行评估,原油价格整体重心抬升,而随着原油需求旺季的逐渐来临,美国EIA原油库存高位回落,原油价格仍有上行的动力,但宏观压力仍存,关注国际原油能否突破前期的区间上沿压力位。
沥青:下游刚需受限
观点梳理:今日沥青主力合约延续高位震荡走势,收涨0.24%,报收3823元。目前沥青市场依然供过于求,库存持续积累。供应端,市场供应维持相对高位,但是近期受国际原油上涨以及原料偏紧等因素影响,加工利润较差,部分炼厂持续加工计划仍有待观察,走弱的裂差或许会影响4月排产计划的兑现;需求端,受降雨天气以及资金紧张等利空因素影响,终端需求不温不火,贸易商拿货相对谨慎,部分多上涨出货为主。不过目前沥青库存绝对水平仍不高,压力相对有限。但如果终端需求持续偏弱,随着装置开工负荷的提升、供应增量的释放,4月平衡表仍指向累库,压力或逐渐显现。此外市场对远月原料的供应存在担忧,目前还没有明显矛盾,短期可能不会反馈到实际的产量及开工上,但需要持续关注。短期沥青仍跟随原油波动为主。
PTA:终端降负程度大于聚酯端
观点梳理:今日PTA延续震荡偏弱走势,收跌0.42%。上游油价跳涨后高位运行。PX方面,国内多套装置按计划进入停车检修,个别装置从意外降负中逐步恢复,PXN高位维持,成本端支撑仍存。PTA方面,供应端基本维持,加工费维持高位,但市场氛围有所转弱,个别主流供应商发货集中,码头库存积累,现货基差下行。聚酯及下游方面,短期聚酯负荷仍具有韧性,但终端高价传导受阻,上游原料价格异动令聚酯产品利润进一步压缩,聚酯工厂减产计划增加,江浙开工率局部下降,织造新订单氛围持续偏弱,终端需求或将有所走弱中性。聚酯环节承压明显,负反馈进一步加码,后期需要关注终端是否真正走弱。短期盘面跟随成本端冲高后上方压力显现,预计难以进一步上行。
农产品
豆油:震荡下行
观点梳理:4月10日豆油主力合约震荡下跌,收盘收于8156元/吨,下跌1.57%。供应端,巴西大豆集中上市对短期美豆价格仍将产生压力,但目前油厂大豆压榨维持低位,豆油现货供应仍紧,库存处于低位;需求端,由于豆油市场盈利空间较小,持货商惜售情绪浓郁,下游餐饮业和终端的消费还未恢复到正常水平,整体来看,豆油还是处于供需两弱的局面,豆油或将重新回归震荡格局。
观点梳理:4月10日棕榈油主力合约震荡下跌,收盘收于7658元/吨,下跌1.11%。供应方面,马来3月棕油产量仍受到降雨扰动,而进入4月后降雨影响将明显减弱,供应压力即将释放,马来或转入累库周期;需求方面,天气转暖后棕榈油逐步步入消费旺季,利好国内现货市场挺价运行,且4月份以后迎来棕榈油库存去化周期。但在库存压力尚未缓解之前,国内棕榈油反弹幅度有限。盘面看,由于此轮油脂反弹幅度已经明显,市场进一步反弹需要较大的外力提振,短期暂时按震荡对待。
菜籽油:震荡下跌
观点梳理:4月10日菜籽油主力合约震荡下跌,收盘收于8658元/吨,下跌0.65%。供应端,目前菜籽价格偏低且到港量增加,油厂开机率偏高,国内菜油沿海最新库存续增加,供应较为宽松;需求面,虽处需求淡季,但与豆油价差缩小,替代需求或将显现,带动菜油价格上涨。整体来看,目前菜油多空因素交织,供应端仍存压力,大幅上涨缺乏支撑。短期以宽幅震荡对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