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新华社西安2月14日电(记者杨一苗)2000多年前农田中的牛蹄印和犁沟仍留有印迹,当时的厕所,其构造还清晰可见……随着陕西栎阳城遗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这里再现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生产生活景观。
秦汉栎阳城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新兴、武屯街道。据文献记载,在秦迁都咸阳之前,栎阳曾为秦都30余年,期间秦人在这里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变革,商鞅变法就在这里展开。至秦末楚汉时期,栎阳先为塞王司马欣之都,后为汉王刘邦之都,这里也是大汉王朝的第一个都城。
20世纪80年代,栎阳城考古确定了一号古城。从2012年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的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进一步发现二号、三号古城,确定三号古城为战国中期至西汉前期的栎阳城,并逐年开展较大面积发掘。2022年,考古工作者对栎阳城遗址三号古城编号为3号、11号的两座宫殿建筑进行了全面发掘。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瑞介绍,这两座建筑整体坐北朝南,呈长方形,由台基、散水等组成。考古工作者在3号建筑基址发现一处厕所遗迹:其由台基上的室内厕位和房外排污坑两部分组成,受晚期遗存破坏,厕位上部结构不存。这是中国历代宫城考古中考古发现的唯一一例厕类遗存,也是我国考古发现的第一个“冲水式”厕所。
考古工作者还在叠压于宫殿建筑之上的地层中,清理出成片分布的由田间道路、沟渠、水井、田地等组成的汉代农田,农田中还可清晰看到较规律分布的犁沟、牛蹄印,这是第一次在秦汉都城附近发现的农业景观。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来源:新华网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经济网 进一步推进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展演活动在凤翔学校顺利开展
信阳市市文广旅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放权赋能培训会召开
淮南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在榆林成立
定了!在郑州举办的2022中国非遗年会延期举办
喜讯!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修复技艺”被列为省级非遗
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广东发布20个优秀案例